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國際藝術班 編輯:佚名
編者按
2021年10月26日,第五屆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暨第二屆女性領 導力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在論壇上, 徐濤校長 憑借其張弛有度的領 導才能、積極進取的**才干和探索未來的無限激情,被評選為2021年度“幽蘭獎”十大zui具影響力女校長。
徐濤校長在國際教育領域深耕20余年,在跨文化管理、全人教育、國際課程、學校認證、海外入學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在2019年,徐校長離開**了22年的耀中,加入我們朝陽凱文學校。是怎樣的教育追求,讓她從一所享有盛譽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轉到新興的本地國際化學校?
一位經驗豐富的校長和一所具有無限發展潛能的學校相遇,將會碰撞出什么樣的教育火花?對此,國際學校在線專訪了徐校長,傾聽她與我們學校之間的故事。
01 一位教育路上的追夢人
走進徐濤辦公室,先吸引目光的是一面布滿時光的墻。上面貼有不同時間段的照片,以及學生寫滿祝福的賀卡。徐濤可以清晰地講述每一個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
她說做這面墻,不是為了感嘆青春,而是為了走進這間屋子的人,可以有展開話題的切入點,以此拉近距離,讓接下來的交談更加通暢。
只有真正的熱愛,才會將細節都捕捉的如此到位。
【點擊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
徐濤說“ 做老師是我的夢想,所以從入行到現在,我從來都是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 ”
早在大學時期,徐濤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范教育方向。她主修中文專業,畢業之后進入香港耀中教育機構**。其中21年的**經驗,是在北京耀中國際學校:5年做對外漢語老師、6年做漢語言文化主管、10年做中方校長。在加入朝陽凱文前一年,她成為整個教育機構的課程和教學總監,負責多所耀中國際學校和耀華國際學校的課程研究和推廣**。
在很多國際會議上,我們都可以聽到徐濤精彩的教育分享。從對國際教育下的中文教育的解讀,到運用大數據管理學校,到更新孩子成長教育路徑,她的熱忱和專業塑造了她在中國國際教育界領軍人物的形象。
耀中見證了徐濤的學習和成長,她也一直對耀中充滿感恩。然而中國蓬勃發展的國際化教育,她更希望將自己積攢的經驗,為本土新型國際化教育添磚加瓦。于是,探索開辟一條充滿中國自信的國際教育,讓每個孩子根深路遠成為她的目標和追求。
教育,是讓人與夢想靠近的事業。
學生眼中的徐濤校長
對于徐濤,教育即夢想。加入朝陽凱文學校,經過幾年的澆灌與等待,夢想的芽破土而出,一所新型的、獨特的、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學校,以其嶄新的姿態,展現在眾人面前。
回過頭看,徐濤選擇加入凱文的決定,不禁引發我們好奇:是怎樣的教育追求,讓她從一所享有盛譽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轉到新興的本地國際化學校?
02 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
徐濤坦言,加入一所新的學校,需要極大的勇氣。朝陽凱文學校最觸動她,讓她決定加入的地方,是凱文的教育理念,即“全人教育、終身學習”。
以全人教育理念,打造學校教育新生態
“我們都知道,本地教育在藝術、運動、科創方面是短板,這種短板不管是社會的偏見、還是學校設施的局限,都讓教育缺乏對這些方面的重視。”徐濤相信,凱文對藝術、運動、科創的加持,更有利于讓學生成長為真正充滿中國自信的國際化人才。
#1 藝術教育
今天,我們對藝術的認知在發生變化。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覺得選擇藝術是因為學術不夠成功。這一選擇是被動的、無奈的。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各個領域都需要藝術,生活也不能和審美分開。朝陽凱文為所有懷揣藝術夢想的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藝術教育社區,并細分為藝術和音樂兩條培養路徑,為學生提供多維度的藝術教育服務,全方位打造前沿藝術人才。
截至目前,朝陽凱文藝術高中已經送出兩屆學子,他們都被藝術大學錄取,去接觸建筑、時尚、珠寶等不同領域。徐濤說,“我覺得這是在為更多的家庭提供追求未來的可能性。這些孩子不是簡單的把考入大學作為目的,而是把藝術和興趣作為學術追求。這是我們很大的一個成績和亮點。”
#2 體育教育
“體育的本質是人格教育”。凱文將專業的體育教學服務提供給學生,使學生可以接觸到如冰球、棒球、游泳等多種多樣的運動項目,在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同時,還為其將來申請海外大學提供更多體育背景助力。
任何一個參觀了朝陽凱文校園的家長或者是學生,都會被這里的場館所震撼。這里聚集了七大運動館,從冰球、游泳館、網球、棒球、足球、籃球到高爾夫,以及比較小眾的擊劍,都被安排在學生的運動系列里,學生每周運動時間高達4-6節課時。讓學生愛上一項運動,并讓這項運動陪伴至終生,是學校教育的追求。
此外,有研究表明,有一項運動為伴的孩子抑郁比例極低,很多抑郁是運動量不足以疏導身心壓力所導致的。
#3 科創教育
凱文的學生,在小學就已經接觸了編程的課程。學校的機器人戰隊也為很多孩子提供了進入世界舞臺的機會。學生通過參加國際競賽所贏得的榮譽,不僅是申請海外高校的加分項,還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深化對自己未來人生發展的認知。
前不久,近12名學生憑借自己設計的有關抑制癌癥復發的重大發現,獲得了“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全球銀獎。在此次比賽中,全球一共有352支隊伍參賽,在和聚集了斯坦福、康奈爾以及諸多強校同臺競技的比拼中,朝陽凱文通過高關注度的研究課題、縝密的實驗報告和出色的現場答辯在眾多隊伍中脫穎而出。
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人類遇到的實際問題,是朝陽凱文學生們的初衷,也是共識。
徐濤指出,每一年國際舞臺上都有各種有趣的學術競賽和活動,他們都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方向:為生活而學。也就是說孩子們參加的不論是商業競賽還是科學競賽,都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意識到知識的價值以及知識可以被運用到生活當中,從而增加學習的內驅力。
#4 學術教育
徐濤在此提出了“學術+”的概念,對學校而言,學術是基石。朝陽凱文的融合課程得到家長一直好評。以數學為例,學校專注學生扎實的知識基礎,又豐富了數學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學生的成長是多元的,學校認為,比培養分數和大學入口更重要的,是具備一個多元的能力,一個更加豐富的未來。
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助力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徐濤介紹了學校的校園圖騰——蓑羽鶴: “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一直被稱為“連鳥兒也飛不過的山峰”,極高的海拔,惡劣的天氣,讓人類一直望而生畏。卻有一種鳥,小小的身子,每年都飛要越幾萬公里,途徑新疆、青海、西藏,然后飛越珠穆朗瑪峰,南遷至溫暖的印度過冬。
朝陽凱文將蓑羽鶴的精神,解讀為四個字母:C(勇氣)、K(愛心)、W(智慧)、A(適應力),這四個字母也是朝陽凱文的英文名稱。以上4個凱文品格,寓意學子在云層之上自由翱翔,在生活之中脫穎而出。
對教育者而言,培養學生品格需要過程。學校倡導正向教育和管理,制定凱文積分。學生的每一個點滴進步,都可以得到老師的認可,當他感覺自己能進步更多的時候,就形成了內驅力。
徐濤說參加小學晨會,經常會讓她特別感動。整個小學部400余名孩子,有大半學生會在晨會上獲得凱文積分。這說明每一天都有很多孩子在進步,都離更高的山峰更進一步。
同樣關注學生成長的,還有家長。每周學校校報,家長會特別留意密密麻麻的積分表,關注得到獎狀的孩子。學校和家長密切溝通、及時反饋,關注學生的每一次成長。
徐濤總結道,教育是對未來的準備,教育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貫穿一生的過程。學校教育學生的,不是短期的結果,而是讓他們形成持久的學習力。
以持續的學習力,塑造莘莘學子的中國自信
在凱文,有一個大閱讀的概念。學生學習母語,并非局限于語文課之內。大家說語文的時候,概念經常局限在一個學科一個課本之內,但是閱讀會把孩子帶向更廣闊的天地。在閱讀的世界里,學生與好的作品相遇,與優異的人對話,這對提升他們對整個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意義深遠。
在假期來臨的時候,學校會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在小學,有一個有意思的活動叫“馬拉松”,每個班級都有閱讀的書籍。學生一周閱讀一本書,當整個班級都跑完,他們就會閱讀20多本書。至此,學生于無形中開拓了眼界。
提起閱讀,或許很多人都存在名著文學才是閱讀的偏見。朝陽凱文主張,開篇有益。只要孩子們愛上閱讀,開始讀他們喜歡的東西,他們的世界就會發生變化。一旦愛上閱讀,就會養成陪伴到老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通過閱讀,學生對母語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徐濤認為,中國人深度地接納和認知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歷史,是對他身份的驕傲。一個人只有為自己的民族國家驕傲,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基于此, 朝陽凱文的母語教育和根文化體現“根深路遠”的三項內涵:
傳承的中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所在,沒有傳承就沒有發展,所以,在朝陽凱文的課程中,中國文化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它體現了對歷史和傳統的傳承。學校開設“城市課堂”的博物館系列課程,以豐富孩子們對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和學習。
發展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何以強大?我們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是如何支撐和支持今天的中國的發展的?這是根深路遠的第二個內涵,讓孩子們走進發展中的中國,理解發生在當下的中國故事。我們本年度的歷史課程和研習課程,將為孩子們提供更豐富的今日中國故事,讓學生們理解中國的發展。
未來的中國: 中國的未來,也是世界未來的一部分,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是在一起的,如果我們的課程中缺失了對未來中國的參與,我們也無法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所以,根深路遠的第三個內涵是讓我們的根(傳承的中國)和今日中國(發展的中國)去引領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因為根深,所以路遠,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在一起。創新是未來中國的方向,世界需要中國智慧,中國智慧改變世界。
03 一堂溫暖的幸福課
凱文幸福課是由徐濤帶領開創的家庭教育類系列課程,分為不同的板塊。
對學生而言,主要是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在談論霸凌、抑郁或者學生對學校不感興趣的時候,事實上孩子內心失去了一種動力和夢想。這需要教育者去建立積極區域,讓學生看到正向的一面。在剛過去的圣誕節,學校為學生設立了一個有意義的環節:他們用心愿點亮圣誕樹,這些心愿來自打工子弟學校孩子的微博心愿。學生在幫助別人實現心愿的時候,也在養成服務于他人的意識,得到獲取幸福的能力。
對教師提供豐富的資源,讓他們為孩子的成長而教。教師在自我成長中,吸收諸如健康安全、情感教育、個人技能等內容,在上課期間講這些資源滲透在教學中,無形中形成了更廣闊的教育理念,為孩子長長的一生奠定基礎。
對家長創造學習的平臺,助力他們成為更科學的家長。當家長選擇離開本地學校,進入民辦學校的時候,需要完成一個過渡。凱文幸福課幫助家長成功的融入凱文社區。通過學校源源不斷地輸出育兒內容,家長更好的認知教育、認知成長、認知孩子。家校合力,共同的支持孩子的成長,最終受益者是孩子本身。
一個會學習的孩子,學得好、考高分是水到渠成的問題,但是如果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而把**的經歷放在刷題和出口上,這樣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徐濤堅信,卓越的教育成就每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在她看來,不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在更豐富的去解讀成功。成功不只是代表進入夢校,步入職場,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賦能影響他一生的能力,這就是擁有幸福的能力。
04 結語
從外籍子女學校到本土國際化學校,從開始的熱愛到教育**者。徐濤秉持教育初心,根植過去與現在的中國、放眼未來的世界。
從2017到2022,從零到近千師生。朝陽凱文一路風雨榮光,堅守做充滿中國自信的國際教育。
2022年,是朝陽凱文成立五周年,在五周年校慶預告中,徐濤說道“朝陽凱文的圖騰是蓑羽鶴,是世界上最小的鶴卻能飛越至高的珠穆朗瑪峰。我很幸運和朝陽凱文走過了五年中的三年,一起見證了這所學校的成長以及孩子們的進步。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只小小的蓑羽鶴,只要他們志存高遠,就一定能綻放未來!”
相信下一個五年,在東西融合的雙語課程、激發創造力的藝術培養、塑造品格的體育項目和面向未來的科技賦能之下,更多學子懷揣享受幸福的能力,蓑羽展翅,鵬程萬里。
如果您也認同徐濤校長的教育理念,
歡迎您參加 3月19日朝陽凱文校園開放日 ,
近距離了解朝陽凱文,了解朝向未來的國際教育。
【點擊報名開放日】
注:文章來源于國際學校在線(ischooledu)、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