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北京開放大學國際課程中心(北開ICC) 編輯:佚名
7月3日,北開ICC受邀參加了國際化學校規劃教育展·北京站。
北開ICC校長王愛女士作為演講嘉賓,開展了一場主題為“面對教育的選拔,做一個從容的選擇者”的演講,從全球高校申請現狀入手,同與會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探討分析了“選拔”和“選擇”的辯證關系。
國際教育 擇校展
教育 是教育資源整合網站,致力于向用戶提供各類課程信息,學習以及一站式學習服務。
在每年的擇校招生季, 國際教育 會例行開展不同規模的擇校教育展,邀請主流而有學術范兒的 國際學校 參展,為有留學意向的家庭整合國際教育資源,方便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解。
北開ICC作為無國界更靈活的國際教育先行者,受到國際教育的熱烈邀請,讓先進的北開ICC進一步得到全國范圍內家庭的關注,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更科學的擇校參考,也為北開ICC注入了多元化的活力和價值。
王愛(Candy)校長
北開國際課程中心(北開ICC)校長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學碩士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規劃師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領導力培訓師
? 美國大學招生協會(NACAC)、
國際招生協會(International ACAC)、
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
中國規劃指導研究中心(China ICAC)會員
? 曾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學擔任國際學生的錄取和服務**
? 具備多年雅思、托福教學**經驗
? 具備多年高中規劃指導、學業&職業規劃**經驗
? 具有11年的國際學生申請規劃和指導**經驗
“選拔”&“選擇”的區別是什么?
選拔,出自《漢書·酷吏傳·田延年》,意思是指按條件進行挑選。
選擇,意思是挑選,選取。
一字之差,意思相近,只區別于“指定條件”。
王愛校長對比了海內外高校的招生章程、統招公告等,并結合這些高校的申請&錄取比例對“選拔”一詞進行了解讀。
教育選拔有其獨到的哲學和不同的標準,除了目前留學市場主流的課程標化成績、語言水平、GPA、推薦信等,高校還對孩子們包括藝術、體育、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綜合素養進行考量。
學術能力、學術潛力、自律自省等關系著孩子能否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生存、語言、社交能力等,是孩子能否適應大學環境的關鍵;
多元文化、學校活動、未來的人脈構建等,高校考量著孩子未來能為高校帶來什么;
志愿者服務,社會義工等能側面反映出這個孩子是不是一個正面、積極、對社會和人類的未來有幫助的人。
“選拔”的指定條件,就在這些關鍵點上,這也是申請&錄取比懸殊的重要因素——我選擇了,但沒有被選拔上。
直面“選拔”,從容“選擇”
王愛校長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各協會成員經歷、對留學市場的精準把控、以及獨到的觀點和見解,在演講中闡述了如何讓孩子在現實的選拔中,成為一名從容的選擇者。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我們都要帶領孩子先**了解自己。
我是誰?
我要什么?
我應該怎么做?
對自己的定位是否精準,決定了未來的學業、深造、求職、生活的高度和質量。
對自己有了初步定位后,要對身邊、社會以及世界有所了解,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了解不同國家的基本信息、文化、教育水平等,并以此為基準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
之后就是家校共育,努力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誠、愛、奮、勇。
當學習這件事兒的內外因皆豐滿后,就可以從容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和課程體系,揚長避短。
只有從容的進行選擇,才能有勇氣和實力直面現實的選拔。
跨國界的教育
教育這件事,本沒有客觀的邊界,跨國界的教育將成為主流。
王愛校長在演講中再次強調了北開ICC的教育理念:
● 以北美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為靈魂
● 以英式教育的精致化,標準化為準繩
● 以中國教育的較扎實的基礎教育為根基
● 做沒有國界的教育
弱化教育的國家屬性,回歸教育的初心和要義,以孩子為中心,在文化學科教育的基礎上,充分滿足孩子們的個性發展需求,將選擇權交給孩子,以應對未來的選拔。
王愛校長的演講道出教育本質,引人深思,讓與會家長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世界,展位也異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