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畢業季來了,對于手拿多份offer的國際高中畢業生們來說簡直是甜蜜的負擔,如果幾個學校排名相差無幾,選擇就更加困難了。比如杜克大學還是布朗大學?弗吉尼亞大學還是密歇根大學?如果涉及到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的比較那就更難了。下面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小編就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MIT博士、紐約大學終身教授,郭湛博士通過美國3240名高中學霸的選校選擇,得出了一個比任何大學排名都實用的選校指南,僅供參考:
美國3240名高中學霸,他們在申請季都拿到了多個Offer,她們的取舍基本反映了美國好學生對各個大學的真實喜好。
當一個學生在杜克和布朗之間選擇布朗時,還不能說明什么,但是如果1000個同學同時拿到杜克和布朗的錄取時,最后700個選擇了布朗,我們就可以下結論在美國家庭中布朗比杜克更受歡迎,在學生心目中的排名更高。這樣的排名是通過真刀真槍血淋淋PK出來的,從某種角度講比US News的排名更加權威,更加有說服力,對國內的家長學生也更有參考價值。
當然進行這樣的總結是個浩大的工程,同時需要高深的數理模型,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我今天要說的實際是哈佛肯尼迪**學院克里斯.艾沃瑞教授費時幾年的研究成果。在這個研究中艾沃瑞研究了美國全國510所著名高中的2004年畢業生。每個學校隨機選出10個學生參與調查。對于公立高中,參加學生必須是年級排名10%以上,對于私立高中則必須是20%以上。這5100名學生可以說是美國當年優秀高中畢業生的一個縮影。
他全程跟蹤這些學生的申請過程,從申請時的選校單到最終錄取后的決定,最后拿到3240名的詳細申請錄取信息和他們最終的決定。艾沃瑞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剔除了獎學金,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影響后,對每個大學計算了PK能力指數,也就是學校的PK能力高低—兩者相遇,PK能力高的大學比PK能力低的大學更容易被選中。研究的結果于2013年發表在美國四大經濟學雜志之一的《經濟學季刊》上。
我在這里根據這個PK能力指數列出前65所學校,灰色的是文理學院:
這個排名很清楚地說明比較好的文理學院比如阿默斯特大概與哥倫比亞大學或達特茅斯學院一個檔次,PK能力比賓大、康奈爾和杜克大學還要高。假設這3240個學生被錄取后二選一(阿默斯特學院和這三所學校的任一個),多數會選擇阿默斯特學院。明德學院和加州伯克利在伯仲之間,選擇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
幾所目前在USNews排名很高的學校PK能力卻不算高,比如芝加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埃默里大學、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當然研究數據是10年前的情況,10年中有些學校的USNews排名變化還是蠻大的,但是家長學生心目中的學校聲譽有很強的粘滯性,所以這個排名還是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對照這個PK排名,美國好學生在錄取時如何選校就明了了。二選一,他們多數(不是每個人)會選擇布朗而不是杜克,弗吉尼亞而不是密歇根,喬治亞理工而不是加州圣迭戈,圣母大學而不是圣路易斯華盛頓,威廉姆斯而不是芝加哥大學,波莫納而不是約翰霍普金斯,北卡教堂山而不是瓦薩學院。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決定是剔除了地域因素,比如說本州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本州大學;剔除了家庭影響,比如說父母是某校校友或者哥哥姐姐就讀某校等等;剔除了獎學金的因素,所以這個PK能力指數反映的是對學校沒有任何雜念的純粹的愛。
面對數個名校offer,希望本文能給各位擇校學生一些啟發,希望對各位國際高中生offer選擇能有所幫助。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