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中加教育有哪些不同之處?如何在國內接受到純正的加拿大式教育呢?下面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加教育的八個不同之處:
一、理論上:中國的教學方法是死記硬背,熟能生巧。學生每天要背大量的、統一的標準答案或反復做題,加深印象。其結果是理論基礎知識扎實,高智低能。
加拿大的教學注重學生思維發展,個性、能力的塑造。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意思對了,觀點正確即可。如歷史課、政治課、文學課等,一個問題有五點答案,中國要求學生五個要點全都記住。而在國外,老師要求學生理解這個問題,只要記住兩點就可,觀點對了就算正確。
加拿大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
二、課堂上:中國采取的是填鴨式、灌輸式、強迫式。不管學生愿不愿聽,老師一人滔滔不絕,學生則是人在課堂上,思緒在窗外,其結果是提不起學生的興趣,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發展。
加國的授課,經常采用的是討論式、辯論式,還有的以書中情節表演角色,自由發揮等。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課下找老師談自己的見解。經常參與者可得到高分。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也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和膽識。
中國的學生課堂
三、作業上:中國學生的作業是重復作題,背誦統一答案。由于課程門數多,作業量大,有的學生晚上寫不完或偷懶,就抄襲作業,應付老師。國外的作業量不多,但做起來麻煩,費時間。如文學課,老師要求學生寫首詩,寫完詩,還要根據詩的內容畫出圖畫,涂上顏色。
再有,學某篇文章,以某個問題為主題,要求學生做出版報。學生自己需要查找資料,寫文章,布置版面。
還有許多作業是以論文形式提交。相比較之下,學生有了自己的觀點,其思維、繪畫、美學、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避免了抄襲,作業好壞是得高分的一項。
加拿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社團活動
四、成績上:中國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十分重視分數,每次考試后班級和年級都要大排名,一部分學生平時不很用功,到了期末,老師給出考試范圍,突擊幾天,就能取得高分。
加國則不然,總成績由五部分組成:出勤、作業、課堂發言、期中、期末各占百分比,期末成績只占很少一部分。有的學生因平時分高,到學期末不用考試就可及格。因此,學生想得到高分,平時需要特別用功,作業、課堂發言等都不可忽視。
再有,如文學課,給的課本是縮印本,而考試內容有一部分是刪減里面的,這就要求學生課下要讀原版著作,僅限于課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這種做法迫使學生讀書。
中國教育更注重考試分數
五、素質上:中國現在也在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素質的培養。但是,僅局限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如學生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隨便找個單位蓋個章,就完事大吉。
加國則不同,提倡學生要有愛心,要為別人服務,要求學生每周至少要做多少小時的義工(這也是上大學的必備條件之一)。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做家教,或者去圖書館整理書籍,做衛生等。甚至走出校門,去孤兒院,養老院搞聯誼,回來后寫出數篇論文。
加拿大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課程上:中國的課程比較單一,十幾年一貫制。加拿大的高中除了主要的課程外,還有許多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未來的發展設想進行選課。
在選修課中,分商科、自然、藝術、技術、社會等五個系列的課程,學生以一個系列為側重點,由低向高選修上去。這樣做,使學生提前對專業領域有所了解,升大學時,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
中國學生大部分不了解專業性能,高考報志愿時,不過是憑想象或聽別人介紹,盲目性比較強,或家長強加于學生的意志,等上了大學,才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后悔不已。
加拿大的課程設置更開放
七、高考填報志愿:中國學生是一分定終身。填報志愿,往往是押寶式,**志愿進不去,則被降到第二檔,二志愿錄取者很少,尤其對進**大學的學生來說,更是殘酷,許多優秀的學生,因為志愿沒報好而名落孫山,遺憾終身。
加拿大高中采取學分制,85分以上為A成績,75-85分為B成績,65-75為C成績。大學是申報制,**大學各科85分以上,二流學校80分以上,可以同時申報若干個學校,也可能這些學校都發錄取通知書,學生再根據情況決定去哪所學校上學。
國外大學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等分數,獲過獎的,擔任過職務的、做過義工的優先錄取。
中國學生有大量的作業
八、教材上:中國教材是人手一冊,以一個學生一年平均二十本計算,全國有上億學生,每年的紙張浪費驚人,還不*括人工費、印刷費、運輸費等一系列的費用。加國學生的教材是重復使用的。學完每門課,學校都要收回,給下一屆用,無形中節約了大量資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