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2015年4月24日,現就讀于維多利亞大學的大一新生王天一回到母校-中加楓華國際學校,為學弟學妹們做了精彩演講。王同學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的留學狀況和生活環境,也針對留學申請提出了個人觀點。通過此次演講,在讀高中的學子們對國外的大學生活有了更加生動的認識,也對自己未來的留學選擇有了更周密的思想準備。
王天一在楓華分享留學經歷
演講結束,王天一同學接受了小編的采訪,談起自己的留學之路,這個陽光大男孩笑著回應:“留學啊,要量力而行!”
一、不招老師待見的小學時光
Q:什么時候入讀楓華的?
A:初一,那會小學剛畢業,家里就決定以后送我出國了,于是就讓我來了楓華。
Q:那么小,父母就決定讓你出國了?
A:(笑)其實是因為待在公立學校實在不合適。我就是那種老師特別……嗯…..怎么說呢,也不叫討厭……應該說是不怎么喜歡的學生吧。
我小學那會就是屬于那種特別喜歡問問題,特別喜歡質疑的學生,老是問老師“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啊?你這樣是不是錯的啊?我這個方法是不是更簡單啊?”然后老師就煩了。所以老師都不太待見我,當然我也不喜歡那種學習氛圍。
我爸媽了解了我的實際情況后,覺得國外的那種開放式教育可能更符合我的性格,所以那會就決定把我送出國了。
Q:來到楓華以后,是不是順風順水了?
A:那倒也不至于,學習上一開始肯定不適應。我喜歡輕松的學習氛圍,因此楓華非常適合像我這樣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楓華開放性的課堂環境,也適合我這種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話嘮”(笑)。
王天一在楓華校園
二、摸爬滾打的楓華歲月
Q:你在楓華待了六年,聽說取得了很多榮譽?
A:榮譽談不上,那會成績確實是還可以,也拿到過獎學金,還得到了什么類似“明日之星”類型的獎項,不過那些都不重要,都是空的,我也不覺得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資本。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給我**幫助的,是我當時忙碌充實的狀態。我當時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并且是學生會副會長,一般學校的大型活動都會由學生會來組織策劃,所以我那會真的非常忙,時不時就要安排策劃活動。
這些經歷,在一般家長眼里可能是不務正業,卻是最最鍛煉人的。獨立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在應對國外大學生活時就顯得格外突出了。我初到國外留學,已經深刻感受到楓華國際化的教育模式對我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和幫助。
Q:和其他學校相比,楓華能給予學生什么特別的東西?
A:嗯……籠統上講,就是人生觀、價值觀、時間觀念啊這些大的方面。這些千篇一律的東西我就不說了,我就給舉些例子吧。我大學有個同學,是公立學校畢業后來維多利亞(大學)的,因為國內公立高中的課程內容已經涉及到一般國外大學大二的水平了,所以他的書面成績非常出色。可是他融不進國外的社交圈,我每天都看到他待在宿舍,不習慣出門去接觸人群,而且他的英文口語也……嗯,確實有點糟糕。
另外我還有一個從其他國際學校畢業后來維多利亞(大學)的同學,他的口語很出色,可是他太拘謹了,老是混在華人圈,不喜歡和那些老外接觸。在這些方面,我在楓華養成的習慣就幫助了我很多。
楓華的高中和加拿大本地的高中是一模一樣的,這讓我的留學適應期就比別人短了很多,加上在楓華鍛煉出來的社交能力,很就快打開了新的朋友圈,所以我現在基本都能融入當地圈子了。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我覺得,只有混進你不熟悉的圈子,你才能更加了解這個世界,拓寬自己的視野。
三、關于留學Offer的那些小細節
Q:很多學生都想去UBC這樣的名校,作為過來人,你有什么看法么?
A:其實我覺得這是國內家長給孩子灌輸的一個特別大的誤區。國內就是這么一個風氣,覺得讀名校一定特別優秀,出來找**也會被另眼相看。確實,在國內是這樣的,但是在國外,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國外的單位基本上都不care你的畢業學校,他們只看你的能力。選一個你喜歡的、適合你的大學,選一個你喜歡的、適合你的專業比盲目追求名校明智的多。
國外大學前兩年的課程都是一樣的,你去UBC、麥吉爾還是去其他學校,課業都一樣,沒多大差別,主要還是看自身的學習狀態。當然,如果是想畢業后回國發展的,那名校對自身是有幫助的,但像我這樣一開始就打算留在加拿大的,就沒多大意義了。哦。
對了,在加拿大有留學經驗和**經驗的,移民很方便,所以我也推薦有移民意向的學弟學妹們來加拿大。
Q:最后,有什么要告訴學弟學妹們的?
A:“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改掉你的拖延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關于申請留學Offer的時候,量力而行,把眼界放寬、放遠一點。出國是為了看清這個世界,絕不是一條賺大錢的捷徑。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