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在育兒教育中,也許每位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觀念不同,但是教育的目標是一樣的。著名哲學家周國平曾說過:“父母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教育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人生的走向,你想讓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才是關鍵。”父母在人生中最看重什么,或多或少在教育上就會讓孩子得到什么。下面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篇美文,看看這些父母是怎么做的。
1、從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你自己的人生態度
那種逼迫孩子參加各種競爭的家長,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個淡泊于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順應天性愉快地成長。
我由此獲得了一個依據,去分析貌似違背這個規律的現象。譬如說,我基本可以斷定,一個自己無為卻逼迫孩子大有作為的人,他的無為其實是無能和不得志;一個自己拼命奮斗卻讓孩子自由生長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無奈。這兩種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質恰好相反。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東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讓孩子得到的東西。進一個知名學校,謀一個賺錢職業,這種東西怎么有資格成為人生的目標,所以也不能成為教育的目標。我的期望比這高得多,就是愿孩子成為一個善良、豐富、高貴的人。
2、與孩子比較好的關系,是做朋友
父母與孩子之間要有朋友式的討論和交流的氛圍。正是在這種氛圍里,孩子便能夠逐漸養成基于愛和自信的獨立精神,從而健康地成長。
有一些正經的父母,自己十分無趣,看見孩子調皮就加以責罰,聽見孩子的有趣話語也無動于衷,我真為他們的孩子感到冤枉。在干旱的沙漠中,孩子的智慧花朵過早地枯萎了。在沉寂的悶屋中,孩子的靈性笑聲過早地喑啞了。如果一個孩子天賦正常卻不會幽默,責任一定在大人。
在幼兒面前,聰明的父母要具備兩種本領。一是不懂裝懂,孩子咿呀學語,說一些不成語言的音節,你聽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裝作懂了,鼓勵他多說話。二是懂裝不懂,你聽懂了孩子的詞不達意的表達,不妨裝作不懂,適當地提問,引導他尋找更準確的表達。
在失去想象力的大人眼里,孩子的想象力也成了罪過。
被自己的孩子視為親密的朋友,這是為人父母者所能獲得的**的成功。不過,為人父母者所能遭到的**的失敗卻并非被自己的孩子視為對手和敵人,而是被視為上司或者奴仆。
做家長的最高境界是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家長相當可憐,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屬,始終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處的位置。
3、做父母意味著人生向你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提高你自己的素質
無論一個什么道理,只要是適合于給孩子講的,就一定要用孩子懂的話說,也一定能用孩子懂的話說。對于大人來說,這同時也是自己把道理真正想明白的過程。如果孩子不懂,往往說明大人自己沒有想明白,或者更糟糕,說明這個道理根本就不適合于給孩子講,甚至根本就不是道理。
說孩子懂的話,不要說孩子不懂的話,——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懂孩子。我常常發現,正是那些不懂孩子的家長和教師總在說著孩子不感興趣因而聽不懂的話。因此,我們可以把這個要求看作一項教育原則,以之來判斷教育內容是否恰當以及教育者素質的高下。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