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武漢大學 編輯:佚名
01-水土不服要調整
一些學生在國內時,可能會對吃西餐比較羨慕,可真的等到了國外以后,面臨著每天都要以西餐為主食時又無法適應了。在吃過一段時間后也會感覺無味,開始瘋狂想念國內美食和自己家里做的家常菜。如果廚藝夠好的話,還可以請國外的同學朋友來分享你的手藝,相信這樣還能幫你交到一些不錯的朋友。
02-學習方式要轉換
中國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勤奮和刻苦可以說是得到世界公認的。中國很多學生在習慣了國內應試教育后,對于美國課堂上自由討論的方式無所適從。既然選擇了到美國讀書,就要**改變在國內已養成的上課習慣,努力調整自己去適應國外的教育模式。美國課堂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所以,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與教授和同學互動,勇于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對快速適應美國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在學習之余,經常參加學校或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有助于擴大當地朋友圈,快速融入海外環境的一種有效方式。
03-制定時間管理計劃
與中國教育體系不一樣,美國大學更加強調自學的能力。
一般的美國大學生需要至少付出課堂時間兩倍的時間進行課外自習。美國大學要求每個學生每個學期至少修讀12個學分,也就是每周12個課時,加上課外的自習時間,每個學生每周至少要付出36個小時在學習上。但是美國的學習生活并不只是學習,還有課外活動、社交活動、旅游、日常瑣事等等,怎樣合理安排好時間就是中國學生面對的**個挑戰。
一定要制定好計劃,分清主次,根據教授開學**周給的教學大綱(Syllabus)來規劃自己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的行程。因為教學大綱上不僅會有老師每一周的教學內容和小測考試安排,還會有成績比例構成,可以幫助同學在做時間表的時候更加科學。
04-學校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
初次來美的同學們可能有各樣的疑問,網上的信息可能不能滿足你的需要,所以應及時與學校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CSSA),尋求幫助。
聯誼會一般都會對新生提供接機、臨時住宿服務。許多學校的聯誼會也有信息交流平臺,包括租房、舊書、交友等。請與相關負責同學,取得信息。同時各校聯誼會組織都與中國使領館有密切,在必要的時候,提供臨時保護和協助。
05-了解文化差異,多學習與人交流
在與當地人交往時,**多了解當地的文化傳統和一些日常禁忌。
在與當地人溝通時,盡量學習當地的語言表達方式。比如,有的學生自認為與國外同學相處了一段時間后,就非常熟悉了,所以開始肆無忌憚地開一些玩笑。殊不知,美國的“自由”是相對的,美國人雖然相對比較開放和自由,但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禁忌,比如:個人隱私,信仰等。
06-養成批判性思維
與知識記憶型的中國教育不同,美國的教育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美國大學,討論課上對閱讀材料進行批判性地討論,寫論文的時候對各種證據進行論證評估都需要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美國大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不僅對其學業有重大幫助,而且也會影響到未來的**。
07-攻克語言難關的技巧
大多數美國課堂都是討論課,教授們喜歡在每節課前布置大量的閱讀,這對中國學生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如果課前不讀書,同學就很難參與到討論中,一般討論的參與情況都會成為成績的一部分,在討論課上不發言,分數當然也不會高。
08-與教授進行積極高效的互動
美國有兩種類型的大學,一種是以教學為中心的文理學院,一種是以研究為中心的研究性大學。在文理學院中,小班環境會讓教授和學生有更多的互動,甚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業指導老師。內向的學生在文理學院會得到老師更高的關注。在研究性大學就讀的學生平時要想接觸到教授要學生自己更積極主動一些。
09-了解911號碼
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的犯罪報警、急救、火災等事故的緊急號碼只有一個:911。
美國應急系統非常強大,并且提供全方位幫助,在美國遇到困難時,如果有,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迅速911。所有的,包括未付費的公用,911都是免費的。一般來說警察反應非常迅速,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到達,可以協助處理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