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家長注重從小培養孩子學習國畫,為了幫助家長和孩子們更好的認識學習中國畫,這篇「國畫技巧學習基礎介紹」相信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和啟發,家長們可以帶著小孩一起學習了解一下。
國畫技巧學習基礎介紹
中國畫對線條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平、圓、留、重、變五個字。
“平”即指勾線時在線條的每一點上用力都一樣,“如錐畫沙”。
“圓”即指勾線要圓渾有力。
“留”指用筆積點成線,古人曰如“屋漏痕”就是此意。
“重”指用筆峻勁,線條有力。
“變”即指用筆的各種變化。
貌似簡單的線條,更具有耐人尋味的變化和靈性,為意念力的表現,人格化的創造,是中國畫較具難度的基礎技法。清代范璣認為“畫以筆成,用筆既誤,不及議其畫矣。
中國畫,要求作畫者忘記物質的功效與價值,專注事物本身的線條、顏色、走勢,細心體會物象細微的變化。
國畫的基礎「白描」助你理順生命的線條。
進階的「工筆」又助你流動生命的氣韻。
格局、境界、情趣,更一樣不少。
在中國畫中,線條就像畫中形象的骨骼。是骨,就必須有骨氣,骨氣較能表達畫中形象的內在活力。線條不同的變化,正傳達了不同的活力,而線條的變化也正是用筆的變化。
心中一只筆,就在這描摹與被描摹的過程中,你與萬物的美交融一體。
你手里握著毛筆,紙上一點,情感意態都潑墨而出,行筆或剛或柔、或緩或疾、或輕或重,猶如歌手一般,筆觸就像歌聲,音調的變化起伏讓人得意而忘詞,情感在曲調之間、筆墨紙間傳神而出。
這就是所說的“似像而非像”和“遺像而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