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性——高考強調基礎扎實
素質教育的各個階段是相通的,這種相通性體現在,前一階段學習成果是后一階段學習成果的基礎。對于即將進入高校的學生來說,應當已經為繼續發展打下了堅固牢靠的地基。在廣闊的學科領域,高考關注主干內容,關注今后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因此要求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掌握扎實牢靠,只有根深方能葉茂。
二、綜合性——高考強調融會貫通
素質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內涵豐富,不同方面是相得益彰的關系。高考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既包括同一層面、橫向的融會貫通,也包括不同層面之間的、縱向的融會貫通。以必備知識為例,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處于整個知識網絡之中。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之間緊密相連,形成具備內在邏輯聯系的整體網絡。
三、應用性——高考強調學以致用
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知識、能力和素養中,關注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相關的內容。避免考試和生活學習脫節,堅持應用導向,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素養去解決實際問題。
四、創新性——高考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素質教育中的智育和以往教育中的不同,就在于對創新性的強調。高考關注與創新相關度高的能力和素養,比如獨立思考能力、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考查學生敏銳發覺舊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學生進行新穎推測和設想并周密論證的能力,考查學生探索新方法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擺脫思想的束縛,大膽創新。
新高考中「素質教育」的體現
1.試卷中應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礎性試題,引導學生打牢知識基礎;
2.試題之間、考點之間、學科之間相互關聯,交織成網,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查;
3.使用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素材,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關心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蘊含的實際問題,體會課堂所學內容的應用價值;
4.合理創設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善于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得出新結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關于【新高考中「素質教育」的體現】的詳細內容,有利于家長和學生們掌握新高考重點,了解素質教育的核心,為9以后的學習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