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校考和聯考的區別,感興趣的學生可以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希望能夠對有計劃參加藝術高考的同學有所幫助和啟發。
哪些學生需要參加校考呢?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種:聯考發揮不好,用聯考成績很難考上理想的大學的考生,可以參加校考多給自己一個機會。
二種:目標高校是包括九大美院在類的31所獨立招生的院校及一些必須要校考成績才能參加錄取的師范類或綜合類高校。因為這些學校要用校考成績進行招生錄取,所以想上這些學校的必須參加校考。
不參加校考的學生有三類:1:統考成績優異,想在文化上夯的更實一點的。2:文化基礎優異,想突破300之上的。這兩種人都是想通過省統考考上名校的。還有一種:文化基礎特別薄弱,家長和學生的目標很務實,就是想上個本科的。這類學生經過兩遍扎實的一輪復習可以把基礎夯的更扎實。
美術生要是省統考成績比較出色,文化基礎也不差的情況下可以不選擇校考,但是如果不敢肯定專業和文化都不錯的情況下,參加校考,考到校考證還是很有保障的。不想校考的就要趕緊選擇像南京鵬舉教育那樣的學校去補習文化課了,畢竟學習文化課時間較短。
聯考優勢
聯考相對校考的時間來說較早,參加完聯考會有更充足的時間備戰文化課;而且承認聯考成績的院校越來越多,其中包括部分985/211重點大學,選擇更廣。不足:聯考只有一次考試機會,偶然性較大,無法完全發揮個人的專業水平;聯考院校都是綜合性大學,專業上普遍比藝術院校弱。
校考優勢
參加校考后,選擇院校增多,可以增加錄取概率,降低風險;校考院校大多是美術名校,專業實力雄厚,對專業較好的同學比較有優勢;校考院校錄取方式更多,同學們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院校專業報考,有機會用低分讀好大學。不足:校考院校時間大多在1月到3月,文化課的沖刺時間比只參加聯考的同學少2個月左右時間。各大院校考的校考考試內容各有特點,需要提前針對性訓練,不像聯考只練習老三科即可,但有些校考院校的內容和聯考內容一致。
近年來藝考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些學校也取消了校考,但也并不意味著只要聯考過了本科線就一定能被錄取。如果你獲得了某所院校的校考合格證,意味著你較低的錄取幾率是25%,因為合格證與招生計劃的比例是4:1。而且一定會有校考合格考生因為不同的原因放棄一些學校,或因獲得多所高校的合格證,或因文化成績、外語成績沒過線,或憑借聯考成績和文化成績可以上更好的大學,或已經被前面的批次錄取了。因此,在高考志愿之后的錄取當中,校考院校的競爭比聯考院校競爭小很多。
總之,聯考成績拿到合格證容易,但要憑聯考成績上好大學,需在本省承認聯考成績的院校較多才行。而校考拿證不易,但在錄取上會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