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學生對美國耶魯大學向往已久,那可你知道耶魯對研究生的 要求嗎,本篇小編為同學們整理分享了關于耶魯教授為研究生定的「軍規」的問章,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或許能從中窺見一二。
一、永遠要做好較壞的打算
耶魯大學申請條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只要做一點點的“預”,就可以讓你在博士生涯中避免一些滅頂之災。想吐槽就吐槽吧(Be cynical)。假如你的研究計劃行不通,假如某個導師對你的研究計劃不予支持,甚至嗤之以鼻。那么,你還是趕緊換一個研究題目為妙。
二、別指望教授來管你
現實中,有些教授會去管你,有些則不會去管你。大部分教授估計想管你,但他們整日都忙得暈頭轉向,不亦樂乎,自己都顧不過來,哪有時間去管你呢?愛莫能助。那么,你就得完全靠自己。我這么說有多層含義,其中兩個要點是:
1、盡早確定你到底想做什么題目。學位是你要去拿,而不是教授要去拿,你要自己去爭取。當然,導師也不會袖手旁觀,導師會給你一些指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你解決在培養程序和經費上的后顧之憂。但是且記:導師不會手把手地告訴你論文應該如何寫。很多事情都取決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導師指導,你就去問導師,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2. 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指導,那就必須主動地找他/她,別守株待兔。
三、 知道研究工作重要性
當你初來乍到,你得在年廣泛地閱讀和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文獻中有些東西看不懂,不要灰心喪氣,可能那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作者的問題,他/她可能根本就沒說清楚。
如果某個大權威對你說,你將一無所獲,原因是你沒有去上課,沒有獲得數據,那么,請你勇敢地告訴他/她,你會出成果的。如果他們依舊固執己見,那就跟他/她拜拜。唯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工作的意義。
這個階段會讓人有受煎熬和挫折的感覺。你需要冷靜地思考,不斷問問自己:我現在在這里究竟在干什么?要沉得住氣。這個階段不僅對你的個人生涯至關重要,對新思想的形成也不可或缺。此時,你要考慮究竟什么才可以構成重要的科學問題。這個決定必須由你自己獨立做出,理由有二:
首先,如果你研究的問題是別人給你的,你會感到這個問題是別人要你去做,而不是自己要去做,不會捍衛它,所以不會為之奮斗。
第二,你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工作會影響未來的發展。你未來將投身于哪個領域,這個決定必須由自己自主做出。慎重地選擇科研方向,這對科學的發展非常重要。也許在這個方向上你可以開辟一個全新的天地。請記?。喝绻愀静恢罏槭裁匆瞿硞€研究,就去開始去收集數據,那有什么意義呢?那是做無用功。
四、要克服心理障礙
在你的研究生生涯早期,你就必須培養堅忍不拔的心理素質,這樣就不至于被后來可能碰到的各種挫折所干擾。如果你不時刻保持警惕,那么課業的壓力、語言的壓力以及其他種種意料之外的壓力,會把你忙得團團轉。
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1、仔細斟酌博士選題,并為之奮斗終身。
無論你多么努力地去嘗試,你都將無法規避你的課題。你必須判斷什么樣的論文是好論文。論文通??梢愿纳?。你得意識到你不可能寫出一篇“完美”的論文,這使你可以永無止境地進行改進。靜下心來,在可由你支配的有限時間、金錢、精力、激勵和思考下,盡你所能,把論文修改到。在研究生涯的早期,你可以通過完成所有既定的任務來減緩論文的壓力。請盡早修完你的所有課程并完成相應的考試。這不僅讓你清除了準備學位論文前的障礙,在成功完成這些任務后,也可以讓你信服,畢竟此時你可能足夠出色了。
2、唯馬首是瞻的行為不會有出色的表現。
期待并要求別人像同事一樣看待你。論文的要求是你不得不面對的硬指標,而同事或者合作者的態度則是一個不明的挑戰。如果你表現得像一個同事一樣,別人也會把你看成是一個同事。
讀研究生只是改變未來發展的途徑之一。如果出現了更好的機會,那就不妨做一個“逃兵”。
五、盡量少選課,多閱讀多討論
如果你對你的研究領域已經相當熟悉,那么就盡量減少上課的數量。這個建議看上去和之前有點自相矛盾,其實有它的道理。你應該如何為你的課題思考。這需要你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地聽課和機械地重復。
思考,你需要兩樣東西:一是得有大塊完整的時間;其次是要跟比你對科學問題理解得更透徹的人進行盡量多時間的一對一交流。
上課可能適得其反。如果你很有積極性,那么閱讀和討論將會比聽課更有效、更具有啟發性。跟幾個同事一起組織研討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課題,并邀請一兩位老師參加,這通常是一個好主意。老師們一般都會很樂意參加。
六、寫研究計劃,并征求意見
撰寫研究計劃有許多好處:
1. 總結一年來你所看和所想的內容,并通過梳理與總結,激發新的想法;
2. 通過提供一個具體的演示(concrete demonstration)來證明你在合理地利用時間,并以此維持做事的獨立性。
3. 別人因此可以幫助你。直接口頭交流心中的想法真是太復雜了,心中的想法會非常瑣碎,缺少條理??梢约毿恼沓龊喗榈奈臋n在同行之間傳閱,并獲得他人的意見。眾人只有閱讀了你的研究計劃以后才可能給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4. 需要學習如何寫文章。我們也一樣。
5. 找到讓你自己滿意的科學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你需要向同事證明你并不是完全手足無措,而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6. 寫出一系列可能出現并對整個項目具有毀滅性打擊的大問題,并就此寫出一系列備選實驗,以防所擔心的問題在實驗進行中真的出現。
7. 設計兩到三個實驗,并同時開展,以此確定哪個實驗最可能成功。這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這可能同時有兩到三個模型對你的想法有相似的解釋力度,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早已包括這些問題。剛開始就發現這些問題,比在同時開展兩到三個實驗,并當個實驗失敗后再考慮這些問題更有效。
8. 給你的論文報告選定一個日期,合理安排報告開始前的這段時間。給自己設定好截止日期后,你會有緊張感。別擔心,當這樣進行一段時日后,這種緊張感會更加強。
9. 在你完成文獻的閱讀之后,需要花費兩到三周的時間來撰寫研究計劃,并爭取給更多的同行評閱,以此得到盡量多的評審意見。希望他們返回的意見有所助益,然后你再針對這些意見逐一回復。
10.當完成這些步驟時,你其實已經差不多寫好了引言部分,而你才在這里度過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七、時不時向導師匯報進展
讓你的導師時刻知道你在做什么,但不要打擾到他(們)。讓導師們對你的出現感興趣,而不是像對待害蟲一樣。每年至少主動提交一份一至兩頁紙的研究進展報告。他們會欣賞你舉動,并會對此留下良好印象。
預見并盡量避免跟導師出現個人爭端。如果你跟你的導師難以繼續相處,那么趁早換導師。剛開始選擇導師需要非常謹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跟導師的研究興趣需要保持一致。
八、了解不同類型的論文
千萬不要在已有的但不確定的想法上說一大堆華而不實的廢話。直入主題,并驗證一些重要環節中具有主要研究意義但未曾檢驗的假說,或者列出一個新研究的提綱。
經典的論文包括模型的演繹推算。這些模型會相當新穎,并得到令人驚奇的預測,在此之后你要在對該假說不利的假設下,客觀地驗證并證實它。這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對現有的某個重要研究理論進行批評。同樣,如果能夠合理解釋,你也能成為少數幾個令人尊敬的贏家。
純理論研究的論文。這需要勇氣,尤其是在一個經驗主義者占主導的研究領域,但是如果你在數學以及推理能力上足夠強的話,你也會成功。
收集一些別人也同樣能收集的數據。這是最糟糕的論文,但是有時候可以幫你突圍。對于一部分擁有一大堆數據的人,哪怕他沒有驗證一個假說,有時也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至少結果說明你已經努力工作了,你可以因此向你的評審委員會索求授予你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讓你嘗試各種研究類型的機會,并發現哪種研究最適合你。
九、趁早發文章
如果你沒有發表的論文,你將找不到一份長期的工作。如果沒有論文發表,你可以放棄科研這條路了。這聽上去很殘忍,但也有它的道理,而且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和實現過程??茖W是共享知識。在科研結果無法有效地交流之前,其實它們并不存在。發表論文只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直到文章發表,才意味著該研究工作的結束。你必須掌握撰寫簡潔扼要、精心組織學術論文的技能。以下是幾點有關發表論文的提示:
1、跟一些更富論文撰寫經驗的人共同發表論文。跟當下有共同研究興趣的教授討論,如果他愿意,他會對你的論文發表有所助益。作為回饋,將其署名為論文的主要合作者。他會對署名心存感激,并會給你的論文提供許多好的修改建議。
2、別期望你的篇論文就能舉世震驚。許多杰出的科學家都是從很小的研究工作開始。學術論文的平均信息量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少。先在一些不太出名的期刊上發表一至兩篇完整的論文,再在之后把目標定為主流雜志。
3、如果你的研究計劃已經足夠完美,那么可以把它以評論性的綜述論文發表。如果論文發表,那意味著你可能選擇了合適的研究領域,并可以對此繼續開展研究。
4、不要把你的博士論文寫成“教科書”(monograph)??梢园涯愕牟┦空撐膶懗梢幌盗锌梢园l表的稿件,然后盡早把它們投出去,因此在答辯前,至少博士論文中的一到兩章可以成為在刊或刊出的文章。
5、購買一本William Strunk和E. P. White合著的《Elements of Style》(《英文寫作指南》)。在你準備開始撰寫篇論文之前,請仔細閱讀此書,然后每隔三四年至少再閱讀一遍。Robert Day的《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這本書也不錯。
6、在你投稿之前,讓一個有時間能夠對你論文寫作、想法和條理性提出修改意見的人修改。
十、可別小看碩士論文
不讀碩士的唯一理由常常成為一個普遍的誤區:我已經足夠好了,沒必要做類似碩士論文的事情。其實,完成碩士論文有許多好處:
讀碩士,你有一個換學校的機會。你可以利用這一點拓寬研究背景。此外,在當下的發展期,有關你對“一個重要問題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想法可能會迅速轉變。你會迅速了解更多學者所做的研究,以及他們各自開展研究的地點。如果你打算換學校,讀碩士是的方式。你離開母校,母校的同行對你的表現也很滿意,并且給你提供了一份很給力的推薦信。此時,你已經滿意地達到攻讀博士的要求。
你積累了許多科學研究中急需的經驗,并且在比博士研究風險更小的環境下撰寫論文。你可以逐漸挑戰自己。在研究中見識了解決一個科學問題的難易程度,經歷過碩士階段的人們常常會更加容易地完成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
十一、定期發表論文,但別貪多
發表論文的壓力已經侵蝕了雜志的質量,并同時也侵蝕了作者的精神生活。發表幾篇能夠被廣為閱讀的高質量論文會比發表一系列迅速被人遺忘的小文章要好得多。但是,如果你能把研究工作持續發表成連續的高質量論文,那么無論對你個人,還是研究的學科,都是極好的事情。
大多數人只發表少量能夠引起重大影響的文章。大多數文章的被引用次數會很少,甚至沒有被引用。要知道,90%的引用是約10%的論文貢獻的。沒有被引用的文章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追求高質量,而不是數量。這需要勇氣和毅力,但是你不要因此后悔。如果你能夠發表一至兩篇精雕細琢有明顯突破的好文章,并且每年被持續引用,那么表明你可以做得很出色,也表明你已經把時間花在刀刃上了。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