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學院的「名校科研」納米材料與柔性電子器件研究項目,適合對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材料工程等專業感興趣的高中生/大學生。
一、項目詳情
柔性電子領域的科研進展,微納加工與表征的基本理論和實操方法,以及柔性電子器件在物聯網、環境監測、人機交互、自供電系統、藍色能源等諸多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通過有限元理論模擬、科研繪圖和項目報告撰寫,讓學生快速獲得前沿科學研究的思維模式和經驗。
二、適合人群
高中生/大學生
對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材料工程等專業感興趣的學生
三、項目大綱
納米材料的發展歷程:納米材料的定義與概念、納米材料基本物理特性以及特異性能、納米材料在自然領域和科技領域的重大應用、科研論文寫作定題建議
納米材料的分類及表征:零維/一維/二維納米材料及其代表性材料(富勒烯、銀納米線、石墨烯等)、一維/二維納米材料在柔性電子領域的應用、柔性電子器件制備過程中的高精度微納加工設備(掃描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光刻機)
柔性電子器件在自驅動傳感領域的應用:自驅動技術的基本原理、自驅動柔性電子器件的基本結構、自驅動在微納能源收集、可穿戴器件等領域的應用
有限元數值模擬基本理論及應用:有限元數值模擬、相關軟件介紹、科研繪圖在納米材料與柔性電子領域的應用、案例分析
納米材料與性能提升的實現:自驅動傳感器件如何通過納米技術提高性能微納加工接觸表面、自驅動與多種效應相耦合
項目答辯與點評:學生項目匯報與答辯、導師點評與指導
四、時間安排與收獲
20課時學術先修課+6周30課時小組科研+8課時英文論文指導
3000字左右的課題報告
主導師推薦信
項目結業證書
國外EI/CPCI級別國際會議全文論文投遞與發表
集思學院科研品牌Path Academics通過創新技術方法和高學術道德標準,提供創新教育和跨學科研究項目,為全球大學生和優秀高中生創造海外高校的教學環境。我們致力于通過實際科研學習和思考方式培養學生,并賦予他們能夠在下一階段學習中脫穎而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