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修齊禮儀開設了國學禮儀培訓課程,通過一天實現的系統多元化學習,涵蓋了關于德、敬、情的培訓,再在培養學員的綜合修養。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儒家文化是禮樂文化,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自三千年前“周公制禮作樂”,“禮”即是治國之綱亦是修身之本。中國的禮學精神強調內涵,與過分注重儀式的西方禮儀迥然不同,中國人首先要了解東方禮儀,本國的禮儀是修身文化,涵泳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因為我們和祖國是一體。通過國學禮儀和修齊禮儀的學習,樹立起一種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自身修養準則,如此來獲得一種內在的力量,從而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加強職業道德精神、深刻自身價值取向、與人相處和諧愉快。另在學習本民族禮儀過程中能深刻的認識中國文化之精髓,對中國文化的深遠與璀璨報以敬意,以此涵養自身的精神家園、人格魅力、提高素養、樹立良好公眾形象。
培訓含大量的互動模式、行為模式、情景模式、案例分析、心理模式、行為小品等寓教于樂的方式,重視開發意識潛力,培訓之后受眾深刻認識禮的內涵。
通過與禮有密切關系的三個字----德、敬、情,闡述國學禮儀中禮的內涵,禮與儀、文與質的本末關系,及“禮緣情而作”的內涵。
一、德----禮的靈魂
1.“禮”的重要性與中西方禮儀的區別。中西方文化不同,中西方的禮儀代表文化,禮儀的差異可謂大相徑庭。
2.中國的禮,講“德揮動于內,禮發諸外。”強調“德”,與中國文化分不開,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突出差異也在此。
3.德的條目有那些,其內涵要旨是什么?
A、德之條目----信
B、德之條目----孝
4.德行高尚的人必定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西方人把平等放在嘴邊,但在職場他們斬釘截鐵提出: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
《周易·系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br />
人的服飾、言談、舉止中都有位置,不了解自己的位置你一定不會成功。
1)與家人之間的位置
2)與同事與客戶之間的位置
3)與領導之間的位置
4)人與人交往的進退間、迎送中、言辭等都如何把握位置
*涵養德性,升華情操,禮才具有深刻的含義,而非居于形式顯得虛假。
二、敬---禮的綱要
“禮儀之始在于正衣冠”,“禮儀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迸c人交往中,對他人的敬意首先體現在著裝、舉止、語言表達上。
1.“服飾”是敬人、敬己、敬業的直接的靜態體現。
A、制服的基本禮儀與規范
B、職業女士著裝禁忌與禮儀。
C、中國人的著裝觀,及參加不同的場合的服裝定位及禮儀。
D、西裝在中國的名稱是什么,西裝是西方國家的正裝嗎?西裝的著裝規范。
E、職業男士著裝規則。
2.“舉止”是與人交往中敬人、敬己的直面的動態體現。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直,色容端?!?br />
——《禮記》
通過《禮記》上的這段話,來規范坐、立、行、握手、眼神等舉止。你的肢體語言讓別人了解你的身份,無論是支配性極強的領導者還是處于從屬位置的隨從人員,還是生活中與同事朋友交流,我們都應該都應該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份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肢體語言,是否合乎禮。
3.言談在與人交往中傳達信息與態度的主要表現。學用敬語與人交談。
A、中西方稱謂的差異
B、敬稱與謙稱
三、情---禮的基礎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尊重一個人不僅僅是做到能看到的、表淺的尊重,還要尊重一個人的性情,這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實屬罕見。中國人最重情義,通過對性與情的深刻認識,把它運用在與人交往和溝通中,大有裨益。
《禮記》說:“禮緣情而作?!比耸歉星榧捌湄S富的動物,如果能用理性控制情感,則不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社會和諧。
1.情---萬物皆有道
“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馬,馬之道也。后稷之藝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焉,人道為近?!?--《郭店楚簡?尊德義》
2.情---性情相表里
“凡有血氣者,皆有喜、有悲…”---《郭店楚簡?語叢一》
“喜怒哀悲之氣,性也。四海之內,其性一也?!?--《郭店楚簡?性自命》
3.情---發乎情,止乎禮義。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